中国城市城镇化质量排名新鲜出炉。截至2012年底,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.12亿,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.57%。多年以来,城镇化率(即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区域总人口的比例)一直是衡量各地城镇化水平的唯一标准。如何界定城镇化质量的内涵,科学评价中国的城镇化质量?《中国经济周刊》邀请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进行专题研究,联合推出《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》,首次尝试对城镇化质量状况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研究,同时推出“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排名”。
《报告》从城市自身的发展质量、城镇化的推进效率、城乡协调的程度等三个方面,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,共有一级指标3项、二级指标7项、三级指标30多项。
城镇化质量排名前20位的城市依次为:深圳市、北京市、上海市、克拉玛依市、佛山市、中山市、东莞市、厦门市、苏州市、广州市、天津市、南京市、常州市、无锡市、大连市、东营市、舟山市、青岛市、杭州市、乌鲁木齐市。
对城镇化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的,有如下主要指标:
人均GDP较高的城市,其城镇化质量指数大都较高。
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,其城镇化质量指数就越高。
城市财政收入能力的增强对提高城镇化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。
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反映了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升级情况,是衡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指标。
一般情况下,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越高,表明居民消费结构层次越低,其对城镇化质量具有负向的影响。
人均财政教育支出越高,一般城镇化质量也越高。
单位GDP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越大,表明城镇化的环境代价越大,城镇化质量越差。
城乡居民收入比数值越大,城乡协调程度越低,城镇化质量也就越低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素材来自网络,如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!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 |